分类:影视/ /1103 阅读
潜力极其巨大,不过三个败笔:一、彩色男选角极差,二、哲学略有架空,嘴上说的比给人感觉的多太多,飙名词(前半段),三、事件交代含混不清:学运大背景早已去. 超表现主义,广角镜头,迅速运镜,超夸张构图,超近距离凝视,虚实,光影,大俯大仰,整个一部连贯的超现实摄影;重复消耗,短暂黑屏,意识流切镜,现代得不得了. 这里的黑白极强,毁灭的理想性爱世界,无时间无空间,和彩色的穿插考得更多是感觉而不是结构,跳舞那段,极强. 性和神、信仰、时代中的迷失的结合;只不过最后爆发略弱. 还有刚开始确实墨迹离题,哲学(看不见强大内核)的介入太唐突. 对话和角色设定都略弱. 不过形式真太强,末日超现实感和日本阴柔之美的狂暴结合. 音乐,钟声,风,浪. 烧房子是烧美,在这个层面上胜过老塔. 然而缺少凝视. 老塔那种凝视只有他自己玩得来. 一则短评只谈谈故事,我觉得片中最像诗人的人物,就是陈蕙,疯狂的宣泄着对李五的爱,她评价张目“写给自己看的诗”时,用了“直接”二字,她又何尝不是以如此直接的方式,去爱李五呢,就如同母亲一般,是她成就了诗人李五这个身份. 我认为诗人这个身份,也是片子里最大的象牙塔,李五对其的迷恋以及周围人对诗人的艳羡,如果说电影主线讲的是,李五如何成为一名“诗人”前後的话,不如说是他在拼命摆脱自己身份阶级的过程,写诗不过是一个工具罢了,就如同片中多次提及的那位来自农村的临时工,拼命工作也好,跟风作诗也罢,都是为了摆脱他农民的身份,可最后呢,李五成了诗人,却失去了写诗的能力,临时工成了正式工,矿山却已衰败. 新的时代到来了,好像什么都变了,人人都有了新的身份,可那份挣扎,那份想摆脱命运束缚的挣扎,依旧还在!甚至更重. 鬼门起源于中国战国时代鬼门传说. 中医学术语,即汗孔,又名玄府、气门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