勉强及格. 这种乌龙绑匪搞个大新闻的故事不可能拍过《伞少女》了,但本片也有个独特的视角,霍夫曼演的是被贬到小城的干练记者,语速快控场能力强,但最重要的是有人道主义立场,这也是他被贬的原因和引出竞争者(反派)的由头,他努力的方向基本是让绑匪特拉沃尔塔脱罪(然而在这部现实基调影片里不可能实现的,特拉沃尔塔的表演相对更好,他真的像在博物馆里熬. 有两个细节挺有趣:出场很甜但背叛了霍夫曼的女助理跟一直玩的开心的小孩们①没了个传统的武林师父,死了个操刀的洋人养父,杀了个反清复明改李为朱的师兄,送走了个身为辛亥遗老却又被拔光牙的爸爸,弑师送父里藏着一部近代思想史与革命史,“也该找个自个的儿子了”. ②许晴的角色很有意思,基本可以视作符号化后的中国——一支不老针上周打左边这周打右边,谁也不会觉得她已七十,最多六十九. 对应影片上映年份即可知六十九代表什么;忽左忽右的思潮,谁都想救中国,但是这支针有时仍会从中间打,中国先被北洋政府强暴,又将被日本人侮辱. 而她臀上一个“根本之印”,也尽显当年中国被称“支那猪”的痛苦. ③最后李天然的一声声呼喊仍是逃避,然而再好的裁缝也不能帮他做出适合中国穿的袍子,他只有独自去寻找自己的“儿子”,然后拿一壶新的,同样要传一百年的酒传给他. ④害了师父又为他塑像的朱潜龙,对应袁世凯?(7.9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