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拉利兄弟(之一)现在能把电影拍成这样,也算是洗尽铅华。他们最拿手的就是片中这样的轻松、简单,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伙伴在一路上摸爬滚打,从开始回家一直到片尾,又找到了儿时看九十年代好莱坞合家欢电影时感到的暖融融。虽然有一个迎合时代的黑权主题摆在那儿,想要讲什么、怎么讲能够一望可知,但细部处理,尤其是对话和情节呼应全都简洁精湛。戏剧冲突多由“态度不好”引发,这既不好写也不好演,剧本和表演都极为出色。除此之外,电影对语言的敏锐把握是我最喜欢的地方,哪些话是过分拿腔拿调的,哪些话是粗俗的,哪些话没有礼貌,哪些话表达善意,再加上故事里对书写能力和语言礼仪的强调,影片具备一种精准和智性。所有严肃议题全被微微的喜剧效果一带而过,对不公的呐喊处理得十分宽广,爱这部影片,也爱法拉利用故意露出的笨拙所达到的真挚7/10。最大突破是将大反派梅姨设置成劳动人民的模样,刘姨假扮的老佣人穿着粗步衣和鞋、只做事不吭声,一副劳动人民的品性骗过了王练,原形毕露后昂首挺胸地换上套裙和高跟鞋。王练身为警员双手插裤袋、打着响指轻摇纸扇,毫无党的纪律性,却因不愿参与特务内部的淫乱被八姑说破不像自己人,男女特务的浪漫关系埋藏凶险、通过有限视角拼合梅姨的形象都在效仿好莱坞悬疑片。视听手法通过隐瞒反派的正脸、短镜头制造节奏:王练去甲板上打探梅姨下落,注意到一个旗袍女展开跟踪,镜头在急促的脚步和旗袍女的背影之间切换,结尾当公安人员在船底储藏室发现定时炸弹,整个过程由人群疏散的反应镜头、侦查员紧张表情和王练将炸弹抛入大海的慢动作,全景和特写快速交替。王练搜查八姑的抽屉偷拍图片资料时,微风摇动的窗帘倒影和急行军配乐营造人物内心的不安。
这并不是对这位标志性流行歌手的生活和时代的广泛审视,而是捕捉了她职业生涯中关键时刻的快照。 这部纪录片跨越了大约一年的时间,记录了迪翁与僵人综合症的斗争,僵人综合症是一种影响大脑和脊髓的罕见神经系统疾病。 就迪翁而言,疾病中断了她的生计和表演能力。